首页>商业 > 正文

探访江苏车联网应用场景——“聪明车”+“智慧路”展露现实模样

2023-06-21 18:44:43来源:交汇点新闻客户端

交汇点讯 面对上路车辆持续增加、拥堵时间增长、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,车联网、车路协同技术,智慧公交、智慧停车、重点营运车辆运行监测、干线物流自动驾驶等应用,目前在江苏已逐渐成熟,有效提升了交通出行的安全本质度和畅通水平,“聪明车”加上“智慧路”的图景已清晰可见。

车联网的发展是为了解决更多人们在车辆驾驶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驾驶途中遇到拥堵情况怎么办?在G524常熟段智慧公路科技示范工程路段,由于该路段地面层交叉口较多,在27个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控制机箱内安装数据探针,利用移动互联网、卫星定位等技术,采集交通信号机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,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移动端发布,驾乘人员通过移动端查看前方交叉口渠化、红绿灯、拥堵等信息,将信号灯“搬进”车内,减少驾驶过程中的跟车闯红灯、走错车道、路口急刹等现象,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,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。

面对后车加塞、电动车“鬼探头”等“道路杀手”,无人巴士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精准且灵活地避让,实现自动变道、自动转向、自动识别红绿灯,能成熟应对行人与车混杂的路口。智慧公交已成为人们接触车联网应用的一扇窗口,通过在路侧建设部署车联网路侧感知与通信系统,对公交站台、公交车进行网联化改造,实现乘客、车、路、站台、平台之间的协同,重点实现全息感知、精准停靠、智能车速、交通灯透传以及优先通行等服务,提升公交车的行驶安全和运行效率。

对于许多车主来说,停车难成了一大难题,当前车位供给紧张与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愈发突出,智慧停车的需求日益增长。为纾解此难题,南京智慧停车公司打造了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。截至2021年,该平台已覆盖全市12个区约6.9万个路内泊位,集成全市1200座封闭停车场、50万个泊位的数据接入,而且由于“宁停车”手机客户端、微信公众号以及支付宝生活号服务终端具有停车缴费、找车位、反向寻车等功能,备受青睐,用户已突破100万。

到达高铁站之后的“最后三公里”如何解决?在苏州高铁新城,记者看到,出了高铁站,人们就可以无缝衔接搭乘无人驾驶巴士,畅快出行。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预约出租上车点,只需等待就会有无人出租前来服务。

无人驾驶公交车上多处装有雷达、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,能实现车身周围360度无死角感应,最远感应距离超过200米,车速达20—50公里/小时,续航里程达150—200公里。

目前,无人巴士试运行线路已覆盖苏州高铁新城的会议中心、购物中心、高铁站、地铁站、商业办公楼等地,总路程超过4公里,是眼下国内覆盖范围最大的公开道路5G无人公交项目。未来,该无人公交项目将开通更多路线,计划覆盖苏州北站周边9.8平方公里区域。

另外,无人环卫车定时保洁、无人物流车按时配送、无人送餐车无接触配送……这些看似只能在科幻片中出现的场景也已经在苏州南天成路实现。据悉,苏州相城已累计改造智能网联道路超60公里,示范应用运营车辆500余辆,公开测试道路测试里程超过200万公里,试乘体验超15万人次。

在码头全作业链向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无人化的全面升级转型方面,江苏太仓港走在了国内前列。在太仓港四期码头,一个个集装箱由自动化岸桥抓起,再由无人集卡按照系统测算的行驶路线稳稳前行,这是车联网在港区集卡自动驾驶应用场景。港口自动驾驶是典型的封闭场景+低速运营的场景,是自动驾驶率先商业化落地的典型场景。

据了解,太仓港四期工程是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,包括作业对接和平面运输两部分。通过建立并打通自动化无人驾驶集卡和码头起重设备的作业流程,实现无人驾驶集卡和自动化轨道吊及远控岸桥的作业信息自动交互,全程无人参与。港区集卡自动驾驶系统融合惯导、激光雷达、相机等多传感器信息源,能实现全域范围内误差小于5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,支撑长度17米的集卡车型与桥吊、龙门吊展开交互作业,能有效节约人力成本,还可帮助港口智慧化升级,实现降本增效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程晓琳

编辑: 蒋明睿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

免责声明

头条新闻

精彩推送

新闻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