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观察:不断提高特色农险服务质量
2023-08-25 16:54:27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报
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趋势显著,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越来越多。从粮食到蔬菜,从家禽到畜牧,从水果到鱼虾,在田间地头、湖泊池塘、现代化养殖场,保险业正在为农业生产编织越来越密实的风险保障网。
据不完全统计,多家保险公司农险多达上千款。有的保险公司农险产品条款超过2700个,覆盖了农、林、牧、渔220余个农产品品种,构建了成本、产量、收入、价格指数、天气指数等完善的保险产品体系。与此同时,“保险+期货”等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。
在品种增多的同时,科技也为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。
新兴科技越来越多运用到农险中,为赔付率和农作物损失情况的测算、加强自然风险监测提供精准依据。有的保险公司推出“猪脸识别”AI物体识别技术,在理赔过程中通过强化“生物智能识别技术”适用场景,支持能繁母猪点数及脸部识别功能,解决理赔中的人工鉴别难、传统查勘时间长等问题。通常一到两天就能处理完毕,既提高了服务效率、降低了运营成本,又实现了精准理赔。有的保险公司充分利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、物联网、5G等技术,打造种植业“空天地一体化”按图作业的精准承保理赔新模式。
不过,我们也看到,在实践中,特色农险也存在一些问题。比如,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、保费定价不合理等。有些特色农险的风险评估方法不够科学,往往只是依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判断风险的大小。这种方法容易出现误判,导致保险公司承担过多的风险或者农民得不到应有的保障。因此,特色农险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,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因为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,导致保费定价存在一定的问题。如果保费定价过高,会导致农民难以承担;而如果保费定价过低,保险公司则会承担过多风险。特色农险需要制定合理的保费定价政策,保证保险公司和农民的利益平衡。
有业内人士提出,只有不断提高特色农险的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,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,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