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广东:历尽艰辛梦成真
2023-08-15 06:09:04来源:中原经济网
世间少有一蹴而就的胜利,许多成就都是在反复淬火后百炼成钢。从今天起,用拼搏的姿态积极生活,努力去往梦想的远方。愿你在敢于拼搏的岁月里,品尝追梦成功的喜悦。
【资料图】
说来你也许不相信,一个开砖厂的砖老板从一闻不鸣的门外汉,经过15年的蝶变,实现了华丽转身,一跃而为汝瓷界的行家里手,冉冉升起的新星。
王广东是汝州市米庙镇庙后李村人。2008年,王广东还是一个砖厂的老板,在挖土烧砖的过程中,经常能挖到一些古瓷片,看着温润古朴,平滑细腻,如同美玉的古瓷片,他有着一种难以言状的钟爱,再加上他自幼生长在汝瓷之乡,他产生了要做一名汝瓷匠人的想法。他立志要成为一个守正、创新的汝瓷匠人,为弘扬、传承汝瓷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看着整天奔波在各个窑口观赏汝瓷的王广东,妻子就对他说,既然你这么热爱汝瓷,那就把砖厂停了,咱们也烧汝瓷......有了妻子的支持,王广东就迅速行动起来。2008年3月,他转让了收入丰厚的砖厂,请人建起了窑炉,购买了球磨机等,靠着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,创办汝州市王氏汝瓷有限公司,从此,王广东把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汝瓷的研制工作中,开始了为之奋斗终生的汝瓷生涯。
术业有专攻。一个开砖厂的突然改行去做汝瓷,那困难是可想而知。王广东永远也忘不了2008年3月16日,这天是他走上汝瓷之路烧出的第一窑。然而,烧窑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。由于他不懂瓷釉的制作工艺,加之缺乏对温度的掌控,完全是靠自己摸索,当他满心欢喜的打开窑门后,一下子就傻了。满窑的花瓶和香炉不是半生不熟,就是釉色各异,没有一件成品,整窑全部报废。望着眼前的一切,他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......紧接着,王广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又烧了30多窑,虽然质量有所提升,但基本上是窑窑烧坏,白白损失了30多万元。
痛定思痛。面对困境,王广东没有气馁,更没有绝望,他擦干眼泪,又投入到制瓷的工作中......
为了尽快烧制自己心仪的汝瓷作品,王广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查找失败的原因,刻苦学习制釉技艺,补齐釉色配比及烧制技艺等方面的短板。并拜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、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建峰,深入学习瓷釉的制作工艺和烧制技艺。李建峰大师也拿出看家的本领,倾其所学,口传心授、手把手传教,王广东更是勤学苦练,潜心钻研,苦练拉坯、配釉、烧制等制作技艺,熟练的掌握了每道工序的技术要点,对瓷釉的制作工艺和烧制技艺的认知也愈加清晰。同时,王广东在继承李建峰大师技艺的基础上,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,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技艺特点。
科研之路是枯燥的,也是艰难的。数百次试验,数百次失败,每次开窑,王广东都是满怀希望却又提心吊胆。虽然每次试验品质量都有所提高,但是离王广东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。多少个日日夜夜,他都是陪着窑炉的熊熊烈火度过,皮肤粗糙了,白头发也多了,尽管他累得精疲力竭,但他却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,立即振作起来,继续投入到他为之钟爱的汝瓷试验中。
汝瓷堪称宋代五大名窑之首,它胎质细腻,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,其釉色如雨过天晴、温润古朴、平滑如玉,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,釉下有稀疏气泡,在光照下时隐时现,如晨星闪烁,被誉为“似玉非玉胜似玉”,为皇宫专用御品。
汝瓷之所以名贵,就在于它烧制工艺复杂,成品率极低,素有“十窑九不成”之说。在独自探索汝瓷烧制的道路上,王广东不断调整配方,反复试验,但是汝瓷的灵光始终未能出现,但失败并未挫败王广东的决心。
2010年5月,在历经数百次实验后,他所期盼的天青釉汝瓷终于出现了,成品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五。成功了,王广东流下喜悦的眼泪......他的作品采用汝州原产地纯天然矿物原料,经过精密的配比,而且玛瑙入釉,和动物骨灰,按照这些原料的化学成分和还原烧成。
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泥巴,经过王广东的艺术之手,变成了拥有灵魂的汝瓷,土与火的构筑,吸取了水的亮色,渗透着火的灵动。
王广东之所以是心系汝瓷、痴心不改的开拓者、传承者和演绎者,是因为他站在普通民众的视角,去审视民众所使用的大众平凡器物之美,并服务于大众,让汝瓷进入到寻常百姓家。王广东在永远的变数和创造中,把生命的才情、意识的灵动、艺术的升华、想象的空间都熔进了汝瓷之中。
回顾这些年的创业路,王广东坦言,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干一番事确实很难,在困难中他哭过也笑过,但面对自己钟爱的汝瓷,再累也感觉很快乐。成功贵在坚持不懈,王广东用他永不言弃的精神证明了自己,也成就了王氏汝瓷。他所烧制的汝瓷远销海内外,畅销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河北、四川、山东、山西、江苏等10多个省市。
苦尽甘来,如今王广东成功了,面对成功,他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把真正的汝瓷文化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汝瓷、认识汝瓷、喜爱汝瓷,是他未来的努力方向。我们相信,怀抱希望的王广东,明天会更加璀璨。(许乐文)
关键词: